
因此相信劉以鬯主編的《香港文學作家傳略》,指楊天成在《成報》發表連載小說《難兄難弟》後, 為環球出版社撰寫三毫子小說。這說法並不正確。楊天成何時在《成報》發表過《難兄難弟》?劉以鬯並無提供資料, 即使在《成報》發表過同樣叫《難兄難弟》的作品,也不可能是1960年粵語片《難兄難弟》的內容。原因---
1.如果楊天成曾在《成報》發表過內容相同的《難兄難弟》,環球不可能拿競爭對手《成報》登過的小說來出書。
2.楊天成寫的中篇小說《難兄難弟》,發表於1959年5月29日出版的環球小說叢, 內容相同的電影版《難兄難弟》緊接在一年後的1960年8月11日公映。時間脗合當時電影界開拍暢銷流行小說的模式。
3.《難兄難弟》公映時的廣告也註明是環球小說叢作家楊天成名著改編。
4.劉以鬯是在1990年代編撰《香港文學作家傳略》,1996年出版,而楊天成早於1969年去世。劉以鬯跟楊天城這類作家不熟絡,他收錯風寫錯料不出奇。
5.香港電影資料館2006年出版《現代萬歲──光藝的都市風華》一書,闆述光藝製片公司在香港生產電影的歷史, 並訪問了該公司負責人, 指出1960年出品的粵語片《難兄難弟》是改編自環球小說叢的楊天成作品《難兄難弟》。
中文大學圖書館2009年12月出版的《香港文學通訊》第77期, 沿用《香港文學作家傳略》那個證據欠奉的說法, 還把內容進一步錯誤演譯。《香港文學通訊》指楊天成”在《成報》發表連載小說《難兄難弟》後,獲環球出版社聘用,撰寫「四毫子小說」"; 又指楊天成是其中一位以四毫子小說成名的小說作家。 事實楊天成在1950年代已成名,自1961年初開始, 三毫子小說才加價至四毫子,出現所謂"四毫子小說", 楊天成獲環球出版社聘用時,仍是三毫子小說的時代。
環球出版社是在1956年10月初推出每冊售三毫子的環球小說叢,不久,楊天成就參與這種小說的寫作。現時能見到環球小說叢最早的106期目錄,楊天成的作品在第21期出現。在《難兄難弟》發表前,楊天成已有11篇小說在環球小說叢發表。
要注意,《環球小說叢》並不是香港第一種三毫子小說, 羅斌也不是 "三毫子小說之父"。它之前,已有虹霓出版社於1955年2月初推出的《小說報》, 這才是三毫子小說之始。請看---https://paratext.hk/?p=2940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